气象百科

article

当前位置: 首页 > 气象百科

更新时间:2024-06-15点击次数:

时间: 2014-12-06 16:33:00 来源:陕西威瑞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霜又称白霜,指当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在植物或其它物体表面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目录
  • • 霜的概念
  • • 霜与霜冻害的区别

霜的概念

  霜(frost)也称白霜(white frost;hoar frost)。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在温度低于0℃的地面上或近地面物体上的白色松脆冰晶。有时先凝结成露,当温度降至0℃以下后又形成冰珠(冻露),也是霜的一种。霜通常出现在无云、静风或微风的夜间和清晨(有时傍晚和白天也出现)。有的时候地面温度降至0℃以下,但没有结霜,称为黑霜(black frost, hard frost)。白霜和黑霜都会造成农作物冻害,统称为霜冻。
  霜本身对作物设有直接危害,霜的形成只是一种水汽凝华的气象现象。造成对作物危害的,实际上是霜出现时的低温。秋季第一次出现白霜的日期称为初霜日,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白霜的日期称为终霜日,一年中终霜日到初霜日的间隔日数称为某地的无霜期。为便于统计,气象学上通常用地面温度0℃作为霜日的指标。实际上霜的出现除受温度影响外,还取决于空气湿度。
  

霜与霜冻害的区别

   霜冻是农业气象学概念,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是指由于寒潮等冷空气活动产生的降温天气过程使夜间植株体温及叶温下降到0℃或0℃以下,使正在生长发育的植物受到冻伤,从而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由于作物抗冻能力、生长时期和霜冻发生的环境条件的差异,不同植物、不同时期发生霜冻的环境温度是不同的,有的可以相差几度。我国植物霜冻害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春霜冻主要发生在喜温作物的苗期和果树的开花期,秋霜冻主要发生在秋收作物灌浆成熟期间。
  “霜冻”与“霜”有关, 但属于不同的概念。“霜”是一种天气现象,是当气温下降使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物体表面最低温度降到零度左右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在地表或物体上形成白色冰晶的现象,而霜冻是指0℃或0℃以下低温导致作物受到冻害,是一种农业自然灾害。尽管同样是在0℃或0℃以下发生的现象,但有霜不一定有霜冻,而植物霜冻害发生时,也可能有霜,也可能看不到霜(俗称黑霜冻)。是否出现霜主要取决于气温下降的程度和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是否出现霜冻主要取决于气温下降的程度和作物当时的抗低温能力。霜冻害与冻害也不是一个概念,后者专指越冬作物在冬季发生的、因严寒导致的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