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
概述
山地 (mountainous region)是海拔500m以上低山、1000m以上中山和高山山脉分布地区的总称。是最引人注目的大陆地形。山地形态分类见下表。坡度陡峻,相对高度大,线状延伸的山体称作山脉,成因上相联系的若干相邻的山脉称作山系。
分类
山地的成因分类主要有:(l)地壳运动形成的有褶皱山、单面山、断块山和褶皱断块山等。褶皱山主要是由褶皱构造形成,分布广;单面山是由单斜岩层构成,外形不对称;断决山又称块状山,由断裂抬升而形成,常具有陡崖和平直明显的山麓线。陡崖经侵蚀常成断层三角面;褶皱断块山是在强烈褶皱作用后,再断裂抬升形成。(2)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类型的火山。(3)剥蚀切割作用相对稳定的地面上升后,经长期切割而形成的山,在地貌上称为山原。
世界两大山脉地带
现在世界上的高大山脉多是地壳活动特别强烈的地带逐渐形成的,这些山脉大致分为两大地带。一为环绕太平洋两岸的南北向地带,包括纵贯北美和南美大陆西部的科迪勒拉一安第斯山系,亚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太平洋沿岸及东亚岛派上的山脉。另一地带略成东西向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和非洲大陆北缘。它的西部是由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分支组成的阿尔卑斯山系,以及非洲北缘的阿特拉斯山脉。进入亚洲后,自土耳其高原南北两侧的山脉与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连为一体,经中南半岛西部山地,一直延续到巽他群岛的南列岛弧,与环太平洋带相接。另外,如天山、阿尔泰山和若干其他山脉也属于地球上的高山之列,但在成因和地质历史上与上列两大山带有些区别。中国是多山的国家,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
丘陵
高低不平、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称作丘陵。海拔和相对高度一股小于山地,丘顶浑圆,坡度平缓。中国丘陵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10,多分布在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直抵海岸的东南地区,如东南丘陵。
山地名称 | 绝对高度 (m) |
相对高度 (m) |
坡度 | 备注 |
最高山 高山 高山 中高山 低高山 中山 高中山 中山 低中山 低山 中山 低山 丘陵 |
>5000 3500---5000 1000--3500 500--1000 200--500 |
>5000 >1000 500--1000 200--500 >1000 500--1000 200—500 500--1000 200--500 50--200 |
>25° 1>25° 1t0---25~ 』 5--10° |
其下界大致 与现代雪线 相——致 高山与中山 的界线定为 3500米,主 要考虑到剥 蚀作用性质 的区别,此 线以上以寒 凉风化作用 为主,多陡 坡和粗大堆 积物.在中 国西北,此 线为森林上 限 中山与低山 的界线定为 1000米,主 要考虑中国 东部山地流 水强烈,切 割—亡限多在 1000米上 下 低山与丘陵 的界线不明 据是否具有 显,主要依, 山脉特征和 相对高度大 小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