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百科
article森林小气候(forest microclimate)指森林覆被地区的局地小气候。森林至少有两个活动面,最上层在树冠,第二层在树冠下的草层、青苔或准水层上。森林地区小气候特点的形成取决于林木种类,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树龄、林木高度和树冠的郁闭度,同时也与森林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有关。一般说来,与开旷地区相比,树冠下的太阳辐射减少较多,在林冠密集的稠密森林中,太阳辐射几乎不能透射到地面。森林内风速较弱,即使在森林边缘附近,风速也比开矿地区要小。森林内气温变化较缓和,夏季日平均温度比开旷地要低,冬季则较高,气温日较差减小,土壤温度日较差也比开旷地要小。森林内的空气湿度比升旷地区要大。由于森林的存在,可以截留降水,减少径流,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和保持生态平衡,还可与周围的开旷地区产生局地环流。
研究各种不同体分的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和气象条件对林木的群体或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而进行的小气候观测。根据不同研究目的,观测方法包括三方面:
(1)为研究不同体型小气候变化规律,常选择地形、地势、土壤类型等自然条件相同的各种林型和空旷地进行对比观测,又称双联气象观测。
(2)为研究林内不同高度上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而进行林冠层至地表不同层次的气象观测,称梯度观测。
(3)在研究林木生长和气象条件关系时,除进行林水物候观测外,还要配合进行林木生长环境的小气候观测,称森林气候的平行观测。
森林小气候观测,一般由定位观测和流动观测两部分组成。定位观测的任务是长期进行观测,积累森林地区的小气候、水文等方面的资料,以进行气候与林木生长关系的研究,为护林防火,防止病虫害、霜冻害的预报及育苗、更新和抚育等森林经营措施服务。流动观测常随着研究目的、任务的不同而决定其观测方法,一般不需要长年连续进行。对起主导作用的单项或几项气象要素则进行多点观测。定位和流动观测任务不同,但关系密切,可相互配合,以取得较丰富完整的资料。